当前位置:新闻中心健康资讯【精选】干细胞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科学突破与临床实践
【精选】干细胞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科学突破与临床实践
时间:2025-03-17
来源:中港万海

20240825161042.gif

膝关节软骨损伤是骨科常见疾病,因软骨无血管和神经支配,自我修复能力极差,传统疗法(如关节镜清理、微骨折术)仅能缓解症状,无法实现组织再生。

1.jpg

根据最新统计,预计到2050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数量将增加74.9%。与此同时,手骨关节炎患者数量将增加48.6%,髋骨关节炎患者将上升78.6%,而其他类型骨关节炎患者数量增幅高达95.1%。在所有骨关节炎的发病部位中,膝骨关节炎是最为常见的。

近年来,干细胞技术凭借其多向分化和抗炎修复特性,成为软骨损伤修复的革命性方案,并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多项成功案例。

膝软骨损伤的治疗困局

2.jpg

膝软骨因缺乏血管和神经支配,自愈能力极差。传统阶梯治疗数据显示:

保守治疗:(药物/理疗)5年有效率不足30%  

微骨折术: 术后10年失败率达45%  

人工关节置换: 年轻患者20年翻修率超15%

近日,一项纳入3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随机、前瞻性、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发表在《Cytotherapy》上,这项临床研究探讨了冷冻保存、解冻和重悬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 治疗膝骨关节炎(OA)患者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3.png

这些研究表明:与曲安奈德组相比,膝关节炎患者接受关节腔内注射GMP环境下制备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在WOMAC评分(包括三个子评分——疼痛、僵硬和功能)、NRS疼痛评分和SF-36概况从基线到12个月均有显著改善(p < 0.05),并且没有报告严重的不良事件。接受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患者在SF-36概况上经历了显著改善(p < 0.05)。

4.png

除了短期内的显著效果外,MSCs治疗还具有长期效果和持续性。由于MSCs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并促进组织修复,它们在关节内可以持续发挥作用。多项研究表明,MSCs治疗后,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疼痛缓解可以持续数年之久。这使得MSCs治疗成为一种具有长期疗效的治疗方法。

干细胞治疗的作用机制

<直接分化与组织修复>

软骨分化: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特定微环境下可分化为软骨细胞,直接参与缺损软骨的修复。实验显示其表达SOX9、COL2A1等软骨特异性标志物。

归巢效应:干细胞通过SDF-1/CXCR4等信号通路定向迁移至受损关节,定位在炎症或损伤区域。

<<旁分泌效应>>

生长因子释放

TGF-β: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及基质合成IGF-1:抑制软骨细胞凋亡

VEGF: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局部血供

外泌体介导

携带miR-140-5p等调控软骨代谢

传递Wnt/β-catenin等信号通路分子

5.jpg

<免疫调节作用>

抑制促炎因子:下调IL-1β、TNF-α、IL-6水平

促进调节性T细胞:增加IL-10、TGF-β等抗炎因子分泌

巨噬细胞极化:诱导M1型(促炎)向M2型(抗炎)转化

<<微环境调控>>

抑制基质降解酶:降低MMP-13、ADAMTS-5表达

抗氧化应激:上调SOD、GSH-Px等抗氧化酶活性

抑制软骨钙化:调控ANKH、ENPP1等基因

结语

干细胞治疗为膝关节软骨损伤提供了从“延缓进展”到“真正再生”的解决方案。目前全球已有超百项临床试验推进,中国、日本、欧盟等均将其纳入再生医学重点发展领域。建议患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参与研究,避免接受未经验证的“干细胞注射”商业宣传。未来5-10年,随着技术标准化和成本降低,干细胞疗法或将成为软骨损伤的常规治疗手段。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科普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1:《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骨科研究杂志》

编辑|Zhang.ZG

审核|Geng.ZG

Copyright @2023 版权所有 陕西中港万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备案号:陕ICP备2000543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