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
“我这腰啊,稍微动一下就疼得厉害,晚上睡觉翻个身都困难。”“每次弯腰捡东西,起身的时候,那腰痛得像要断了一样。”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身边的人发出这样的抱怨。腰痛,这个看似普通的健康问题,却像一个甩不掉的“恶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腰痛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症状,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80%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都曾被腰痛所困扰。它的成因多种多样,外伤、劳损、退行性病变等都可能引发。而在众多病因中,腰椎间盘突出是最为常见且棘手的一个。
腰椎间盘突出传统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简单来说,就是腰椎间盘的退变,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进而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这一病症不仅会引发腰部的剧烈疼痛,还常常伴随着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在行走、站立、弯腰等日常活动中,感受到钻心的疼痛,严重时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自理都成问题。
面对腰椎间盘突出带来的痛苦,患者们往往急于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过去,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是主要的两大手段,但它们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
保守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药物治疗方面,非甾体抗炎药能缓解疼痛,营养神经药物可改善神经功能,但这些药物大多只能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长期服用还可能带来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物理治疗如按摩、推拿、针灸等,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和肌肉紧张,然而,一旦停止治疗,症状很容易复发。康复训练虽然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提高腰椎稳定性,但对于已经突出的椎间盘,其作用微乎其微。
当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患者可能会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传统开放手术虽然能直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解除神经压迫,但手术创伤大,需要切开较大的创口,对脊柱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破坏,术后恢复时间长,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而且,手术还存在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风险,部分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腰部疼痛、麻木等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出现脊柱不稳等并发症。
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手术,虽然创伤相对较小,恢复时间较快,但也并非完美无缺。它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手术视野有限,可能无法彻底清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导致术后复发的风险增加。此外,微创手术的费用通常较高,也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干细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机制
在医学研究不断深入的今天,干细胞治疗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当腰椎间盘发生突出时,椎间盘内的髓核细胞受损,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在特定的环境下,它们能够分化为软骨细胞、髓核样细胞等,替代受损或死亡的细胞,促进椎间盘组织的再生。新生成的软骨细胞可以合成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蛋白,形成新的细胞外基质,增加椎间盘的高度和含水量,恢复椎间盘的弹性和缓冲功能。
其次,干细胞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具有抗炎、促进细胞生长和调节免疫等作用。它们可以减轻椎间盘局部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同时,促进椎间盘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加速组织的修复过程。此外,细胞因子还能调节局部的免疫微环境,减少免疫细胞对椎间盘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干细胞还能改善椎间盘的血供。由于椎间盘本身是人体内最大的无血管结构,一旦受损,自身修复能力有限。而干细胞可以通过旁分泌作用,促进血管生成,为椎间盘带来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带走代谢废物,为椎间盘的修复提供良好的环境 。
干细胞治疗腰间盘突出案例
干细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神奇效果,已经在众多临床研究和实际案例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1)案例一
在一项发表于《Transplantation》杂志的研究中,科研团队精心挑选了 10 名饱受严重型腰椎间盘突出折磨的患者。这些患者均经历了至少 6 个月的传统治疗,却未见明显好转,持续性的腰痛如影随形,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研究人员将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治疗组患者体内,而对照组则注射了其他物质。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随访,结果令人欣喜。接受干细胞治疗的患者在腰椎疼痛(VAS 评分)和功能障碍(ODI 评分)方面,展现出了迅速且显著的改善。治疗前,患者的平均 VAS 评分为 7.5 分(满分 10 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ODI 评分为 40 分(满分 50 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
经过干细胞治疗后,在 3 个月时,患者的平均 VAS 评分降至 3.5 分,ODI 评分降至 20 分;6 个月时,平均 VAS 评分进一步降至 2.0 分,ODI 评分降至 15 分。镇痛有效率接近 71%,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能够重新正常地行走、坐立,进行日常的活动,不再被腰痛所束缚。
(2)案例二
国内也有不少成功案例。早在201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的彭宝淦和庞晓东精心开展了一项针对慢性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研究项目。
该研究严格筛选了4例符合特定病症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他们进行了干细胞注射治疗。在后续的跟踪观察阶段,通过一系列科学严谨的评估手段,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的量化评估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腰部功能及日常生活影响的细致分析等,结果显示,这4例患者的腰痛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VAS评分从治疗前平均高达7 - 8分(10分为剧痛),在治疗后的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随访中,分别降至4 - 5分、3 - 4分以及2 - 3分;ODI指数也从治疗前的平均50% - 60%(代表腰部功能严重受限),逐步下降至30% - 40%、20% - 30%以及10% - 20% ,生活质量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这一研究成果有力地表明,干细胞移植在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方面,极有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微创的前沿治疗方法。
总结
许多人在听闻干细胞治疗时,心中难免会涌起对安全性的担忧。毕竟,这是一种相对新颖的治疗方式。不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已经为我们吃下了“定心丸” 。在众多临床试验中,干细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展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原性低,不易引发免疫排斥反应。从实际案例来看,接受干细胞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在未来,干细胞治疗有望成为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主流手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干细胞的提取、培养和移植技术将更加成熟,治疗效果也将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张燕. 人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退变椎间盘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
孙越.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及机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9.
Orozco, Lluis1; Soler, Robert1; Morera, Carles2; Alberca, Mercedes3; Sánchez, Ana3; García-Sancho, Javier3,4. Intervertebral Disc Repair by Autologous Mesenchymal Bone Marrow Cells: A Pilot Study. Transplantation 92(7):p 822-828, October 15, 2011.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科普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指导意见。
编辑|Lin.ZG
审核|Geng.ZG